汉水烟柳
品茶喝酒听到的故事
散文  2016年03月22日  阅读:573

一、吃鱼翅

上世纪九十年代,内地兴起到沿海地区学习取经。初次去,人家一般都会设宴招待,以尽地主之谊。有一次,一乡镇书记,吃了人家一盅碗鱼翅后,说:“这比我们老家的红薯粉条汤还好吃,还有没,再给我上一碗?”要知道,这一盅碗鱼翅汤,在当时,就得二百多元,其他人又不好当面点破,人家只得一人又上一份。光一道鱼翅汤,一桌就花人家两千多,丑丢大了。

二、做人流

有个医院医生,结交社会朋友多。一个朋友请帮做引产。碍不过情面,两个月做了两例。结果,打牌两个月,输两个月,上万块。按他说的,真邪门,牌起上来停胡,到最后还没赢。赢三四张牌,亮倒,结果错上错下起摸不胡的牌,最后还给人家放满冠。想来想去,找原因,就是做了两例人流手术。从此以后,任肯得罪朋友,再不错人流手术了。以后,再打牌,又恢复正常程序。

三、去河南作客趣事

一个说,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,才参加工作时,到河南企业交流学习。当时条件都还差。河南人喝酒,菜不讲究,但人家酒水档次不低。我们那时,一般十几块一瓶,就是高档酒,可人家随便拿瓶酒,价格不菲。遗憾是,酒虽好,菜不咋的。卤猪肝,卤猪头,卤猪蹄,配花生米,萝卜丝,粉丝素菜,就待客了,热菜很少,丰盛一些,顶多加个菜锅。人家那喝酒,真叫喝酒,可以说是干抽。

来了贵客和远方亲戚,从中午喝到晚上。正喝上劲,中途来个陪客的,胳肢窝夹瓶酒,打个招呼坐下,自饮几杯,然后,挨个敬酒,将一根筷子往几个酒盅一搁,只个酒盅够一筷子长,客人喝几杯。这轮完了,接下来,捋袖抬手,猜枚划拳,直喝得面红耳赤,昏天暗地,不辩南北。去有的朋友和客人,直着进去,横着出来,十次有九次醉。

人家吃晚饭不叫吃晚饭,叫喝汤。一次朋友酒喝到晚上八九点钟,主人家问,喝汤吧?朋友回道不喝,结果等到半夜,也不见吃晚饭,又不好意思问,只有饿了一夜。后来才弄清楚他们那,吃晚夜叫喝汤,以后再也不说不喝汤了。

有一次,夏天傍晚,喝完酒,天还亮,厂长约朋友去下河洗澡。朋友回说,他不会水。厂长说不需要会水。到那一看,是几米宽,半人深的水沟。上游还有妇女洗衣裳和洗澡,他们却脱得精光,也不避讳。朋友问厂长,厂长说:“我们不到这洗,到哪洗,她们不到这洗衣裳,到哪洗?习惯成自然。”一个地方的生活习惯,风俗人情,跟当地生存环境有莫大的关系。

最笑人的一次,厂方中午接客,当时兴皮衣。朋友穿的黄色仿皮外衣,厂方一个客人,跟他穿同样的黄色上衣。那人喝多了,散场时,把他的衣服穿走了,他穿上感到不对,向厂长说明,厂长说,你口袋有钱吗?没。他口袋有钱吧?没,朋友说,人家是真皮的,我的仿皮的?厂长拍拍他肩膀,笑笑说:“人家当你是朋友,作见面礼。”他只得笑纳,几十年再没交集,真皮衣还在,至今难忘。

四、农村通电用电发生的悲剧

上世纪七十年代初,农村才能电。家家户户安上电灯后,一吸旱烟袋锅老头,感到惊奇,想到如煤油灯一样,就着泡吸点烟,试了几下,没点着不说,电灯碰破,人也打伤残。当时,裸露电线架得不高,一个农妇,把洗好的衣服,往电线上搭晾时,结果被打死。那时,电在农村,还是新鲜事物,人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,用电安全知识缺乏,电也不够用,时来时停,打死人的事时有发生。不像现在,三级安全开关,人触电后,自动跳闸,安全系数大大提高。

五、农村家家户户安广播

农村通电后,按上面要求,家家户户进堂屋门口上方,钉一个钉子,挂一个黑色四方、薄巧轻省的小广播,从村里电线杆牵一个细线接上,室内再埋一个带扁铁的地线。那时,正赶上批林批孔,和反击右倾翻案风,经常听到光化县人民广播电台,播放这样的节目。更多的时候,听革命歌曲,和八个样板戏的唱段,还有大队,生产队的开会通知。有时听得广播声音磁啦、嘶哑,舀半碗水,往埋地线的扁铁上一浇,又能继续听。